核心聚焦:冠心病,这一常见心脏疾病,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病理机制在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供血不足,也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部中心压迫性疼痛,这种感觉犹如一把无形的锤子在心脏区域不断敲打,疼痛可能延伸至颈部、下巴、手臂、背部甚至胃部。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气短、出汗、寒颤、恶心甚至昏厥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因心力衰竭而失去生命。
随着寒冷的天气逐渐加重,冠心病患者需倍加关注自身的保暖问题。因为天气的变化,如同一个无形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患者们,疾病的严重性正在加剧。气温的下降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缓,血流速度相较于温暖的天气也会变慢。这样的变化使得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更加突出,临床上的表现也更为明显。
那么,输液能否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输液只是一种临床用药的形式,多用于急诊给药或无法自主吞咽的患者。它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但并不能移除血管壁上的血栓形成和斑块,更不能修复心脑血管、恢复其功能。定期输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冠心病的根源在于肾虚。心、肝、脾、肺、肾在中医的五行理论中,是息息相关的。其中,肾被视为五脏之母,肾虚则是各种疾病的源头。心脏主要负责血液的运输,而血液的流通需要心气和心阳的推动。如果肾虚无法鼓励心阳,心阳不振,就会导致血液失去温度运输,进而产生凝滞、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最终引发心绞痛和冠心病。
治疗冠心病的基本原则在于从补肾入手,使气血畅通。也需要振奋心阳,以达到气血通畅、治疗冠心病的目的。除了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要关注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诱发疾病的因素,如过度压力、不良情绪等。冠心病是一种需要全面关注和综合治疗的疾病。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而不是随意用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