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青光眼,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这种眼病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面对这一严峻的临床状况,我们必须明确:不当的药物治疗可能加剧病情。瞳孔收缩剂的治疗往往会引发反向反应,不利于病情的稳定。
手术治疗虽然常见,但其风险亦不容忽视。恶性青光眼、严重的脉络膜泄漏、脉络膜爆发性出血、玻璃体积血以及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的并发症都可能出现在手术后。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可以考虑结合晶状体去除和过滤手术。术后的视力矫正成为一大难题,因为常规的人工晶状体直径并不适合植入,且矫正度数可能高达50度,难以获取合适的镜片。一旦手术后发生葡萄膜渗漏,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造成严重后果。
从国内的一些病例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闭角型青光眼的严峻现实。在报告的10例真性小眼球患者中,有4例遭受了闭角型青光眼的困扰。其中两例接受了过滤性手术,但由于术后前房无法形成,最终导致了视力丧失。另外两例虽然进行了周边虹膜切除术,但五年间仍发生了恶性青光眼和脉络膜脱离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失败导致失明。
在小梁切除手术中,我们采取了一种预防性的策略:在进入前房之前,先在巩膜床上做一个小的全层巩膜切开,穿透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这一操作可以有效地防止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恶性青光眼、脉络膜渗漏等严重并发症。
面对青光眼的治疗挑战,一些前沿的技术如激光房角成形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正在逐渐展现出其潜力。Simmons的早期青光眼患者通过激光治疗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效果。虽然这些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但它们为我们治疗青光眼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闭角青光眼这一严峻挑战,我们需要持续探索和研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