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我们今日深入探讨的两大主题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是孕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种子宫收缩异常情况。这两种情况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识别并妥善处理。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低张子宫收缩乏力)
此种情况表现为子宫收缩有节奏、极性和对称性,但收缩力度较弱。宫腔压力较低,持续时间短,间歇期较长。在宫缩高峰期,子宫并不会明显隆起,按压子宫底部肌肉时,仍能感觉到凹陷。这种情况导致宫颈无法以正常速度扩张,可能引起产程延长或停滞。根据发生期,它又分为:
(1)原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开始时便出现宫缩乏力。这通常与骨盆入口平面的头盆不称或胎位不正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与假临产的区别在于给予强镇静剂后,若药物能使宫缩停止,则为假临产,否则为原发性宫缩疲劳。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这种状况的特点是缺乏对称性、节奏性,特别是极性。子宫收缩的兴奋点可能散布在子宫的某个或多个部位,甚至可能出现极性倒置。尽管子宫压力持续上升,胎儿却无法顺利下降,子宫口也无法正常扩张,属于无效的子宫收缩。因为子宫壁间歇性收缩不完全,静息时的子宫压力也会升高。产妇可能会感到持续的下腹部疼痛,拒绝按压,情绪易怒,还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等症状。检查时,可见下腹压痛,胎儿位置不明确,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缓慢或不开,胎儿下降延迟或停滞,产程明显延长。
对于这两种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以确保母婴的安全。作为准妈妈们,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你们在孕期保持警觉,及时发现问题,为自身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