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蛎煎蛋有什么好处,海蛎煎蛋怎么做好吃窍门

生活百科 2023-04-28 19:21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牡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海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非常喜欢吃牡蛎。最近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综艺节目《中餐厅》中,肖恩做的煎蛋看起来非常诱人。那么牡蛎煎蛋怎么做呢?谁不能吃海鲜?

  如何用牡蛎做煎蛋

  牡蛎、鸡蛋、红薯粉、姜、葱蒜、黑胡椒。

  练习

   1.将新鲜的牡蛎洗净,放在漏勺里沥干水分,下面放一个碗,保留滴干的牡蛎汁备用。

   2.烧一壶开水。

   3.把干牡蛎放在盘子里,上面铺一层红薯粉,不要翻动。

   4.水烧开后关火。把牡蛎一个个从粉堆里拿出来,放到水里。不要求全部覆盖粉末,薄薄一层即可。不要搅水,就放在那里,准备其他材料。注意,此时没有火。

   5.生姜切成糊状,越稀越好。将葱、青蒜叶切片,放入打好盐的蛋液中。洋葱和青蒜的其他部分也切得很细,放在锅里。蚝油准备好了。

   6.把牡蛎从锅里拿出来,沥干水分备用。牡蛎现在熟了。

   7.取一个不粘锅,放油,鸡蛋多放一点油煎就好了。用姜、葱、蒜爆香,加入黑胡椒翻炒。倒入鸡蛋,调成中火,鸡蛋稍微凝固。将生蚝均匀摊放,不要叠放生蚝。

   8.鸡蛋底部凝固后,取两勺蚝油沿锅边倒,然后盖上锅盖。这时候用了一整圈小火。

   9.当你看到鸡蛋表面有些凝固时,摇动平底锅。如果操作正确,整个蛋饼根本不会碰到锅,然后就可以翻面了。

   10.再炒半到一分钟,然后取一个盘子倒扣在锅里,再翻过来,这样装盘成功。

  谁不能吃海鲜?对海鲜过敏的人

  这些人不能吃海鲜,因为海鲜含有丰富的白蛋白,而这种蛋白对人体来说是外来蛋白,容易导致过敏。所以有过敏、皮肤病、哮喘的人要注意。

  发热、舌苔厚腻、生疮者。

  因为中医认为海鲜是发物,就像臭、香、挥发、热的东西一样,不适合热的人吃。

  关节炎和痛风患者

  因为海鱼、海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含有较多嘌呤,关节炎、痛风患者经常食用会加重病情。

  肝硬化

  肝脏硬化时,机体很难产生凝血因子,血小板较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吃了鲱鱼、沙丁鱼、金枪鱼等海鲜,病情会急剧恶化。

  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海鱼,否则会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血脂过多

  由于螺类、贝类、蟹类,尤其是蟹黄的胆固醇含量较高,胆固醇和血脂偏高的患者要注意少吃或不吃此类海鲜。

  脾胃虚弱,虚寒体质

  这样的人也不应该吃海鲜。因为体内寒性太多,吃海鲜会加重这种情况。引起消化问题。或者多吃热的东西来纠正偏差,起到平衡的作用。

  或者产后体虚的孕妇,术后病人,或者肥胖的人。

  因为我们从营养学上讲,海鲜中的高蛋白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海鲜毕竟是寒性食物,所以如果这些身体虚弱的人吃多了,对身体是有危害的。这些人要在正常吃主食和蔬菜的基础上,保证基本热量的摄入,补充蛋白质。否则海鲜的摄入会为人体提供热量,并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补充蛋白质的目的。每单位氨基酸的供能与糖相同。但消化吸收的过程远比糖复杂,需要肝脏各种酶的参与,排泄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所以身体虚弱需要休息的人不宜多吃。

  牡蛎煎蛋制作注意事项1。不要把红薯粉和牡蛎搅拌在一起。因为牡蛎的水会粘太多粉,味道不好。手会变得很脏,手上的粉往往会比盘子里的多。浆糊太稠,煮不熟,只要形状合适。

   2.用滚烫的水将牡蛎煮熟,不要翻转成型,也不要散热过快。因为没有火,牡蛎不会收缩的很厉害,形状也很漂亮,放进去就不用担心了,准备点别的吧。

   3.小火慢煎是关键,因为牡蛎熟了,使用时间大大缩短了。火太大,鸡蛋容易糊。

   4.也可以把葱蒜换成九层塔或者韭菜叶等有香味但水分少的蔬菜。

   5.姜和黑胡椒一定要有。

   6.味道应该是外面酥脆的鸡蛋包裹着豆腐状的爆浆牡蛎。

  牡蛎煎蛋的营养价值是滋补强壮的。

  牡蛎含有18种氨基酸、糖原、B族维生素、牛磺酸、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经常吃它们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牡蛎中含有的牛磺酸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压。

  镇静安神

  崔禹锡在《食经》中说“牡蛎肉晚上睡不着,治疗意义不确定”。经常食用可减轻阴虚阳亢引起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等症状。牡蛎中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硒,可以调节神经,稳定情绪。

  益胃生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生蚝“以肉治虚,饮后退热,……生蚝滑肤,化痰软壳,清热利湿,解心脾气痛,泻赤白,消疝气积。”性质温和,也有制酸作用,所以对胃酸过多或胃溃疡的人更有好处。

  强筋壮骨

   103010记载“(牡蛎)可久服,壮关节,杀邪气,延年益寿”。生蚝的钙含量接近牛奶,铁含量是牛奶的21倍,食用后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