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手术治疗
胸腺瘤,源自胸腺上皮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半数以上。这种病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并经常伴随着多种自身免疫异常。近年来,关于自身免疫性肠病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对于胸腺瘤中这一特定病症的发病率,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报道。对于已诊断的胸腺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在手术切口的选择上,我们需要根据胸腺瘤的具体位置和特性来做出决策。
对于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的胸腺瘤,胸骨正中切口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这种切口的优点在于:
1. 可以充分暴露整个前纵隔,便于进行胸腺扩大切除术。
2. 便于大血管的暴露,特别是胸腺后部的左无名静脉和右后部上腔静脉的解剖分离。一旦这些大血管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损伤,这种切口便于快速控制和处理,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这种切口易于暴露前肺门,当肿瘤侵入前肺门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肺动静脉的解剖分离,避免不必要的肺叶切除。
对于体积巨大、侵犯肺、上腔静脉等重要器官的胸腺瘤,结合胸骨中切口与单侧胸前外切口(即侧切口T形切口)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这种切口的优势在于:
1. 可以使一侧肺更清晰地暴露在手术视野中,便于全肺或肺叶切除,有效避免术中肺动静脉意外损伤。
2. 便于上腔静脉的整体显露,使上腔静脉切除术和人工血管移植术可以在充分暴露的手术领域顺利进行。
3. 如果伴有壁胸膜同时转移,这个切口也易于同时进行胸膜剥离。
对于偏向一侧纵隔且肿瘤较大的胸腺瘤,可以考虑选择胸后外切口。但术中需特别注意保护无名静脉,避免意外伤害。这个切口不利于清洁前纵隔脂肪组织(即分散的胸腺组织)。
Patterson在1992年建议对于肿瘤巨大的中线位胸腺瘤,可以通过双侧第四前肋间隙进行横断切开胸骨,充分暴露整个前纵隔和两个胸腔间隙。尽管这个切口的创伤较大,但在必要时仍然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手术切口,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性来做出决策,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