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管破裂,导致胰液非正常流出,被称为胰瘘。流出的胰液如果流向体外即为外瘘,若流入消化道则为内瘘。作为手术的潜在并发症,胰瘘的治疗颇具挑战性。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胰瘘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诊断主要依赖于引流液的实验室检查和多种影像及内镜检查的联合应用。
对于胰瘘的诊断,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测定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胰漏和胰瘘虽然都涉及,但两者情况不同。胰漏常见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口周围的液体可能含有较高水平的淀粉酶。但如果引流不良或继发感染,可能导致合口愈合不良,进一步演变为胰瘘。若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浓度超过正常血浆浓度的三倍以上,并持续7天以上,应怀疑胰瘘的可能。特别是,术后第一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超过4000单位,应高度警惕胰瘘的风险。
影像学检查在胰瘘的诊断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B超作为价格低廉且无损伤的检查手段,是怀疑胰瘘患者的常规选择。它可以观察外观、胰周积液和胰源性囊肿。但对于某些情况(如肥胖、胃肠道气体过多或腹部手术史),B超可能会遇到困难。CT和MRI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和胰管情况,特别是在显示胰管与胰液泄漏部位或囊肿之间的关系方面,其优势更为明显。
逆行性胰胆管显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也是重要的检查方法。ERCP能够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有助于了解胰胆管破裂的位置和范围以及胰管与瘘管的解剖关系。而MRCP作为一种无造影剂、无损伤的高质量胰胆管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胆管树、胰管解剖结构和胰管与胰周积液的关系,对后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ERCP检查失败或禁忌的患者,MRCP的价值尤为突出。
对于已经成为慢性瘘管的病例,瘘管造影剂显影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它能够显示瘘管的大小、行径和与胰管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胰管或壶腹狭窄。
通过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测定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确诊胰瘘。一旦确诊,应积极接受治疗,以避免潜在的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