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4个认识误区要分清
春天,是过敏性鼻炎这个潜伏的“影子”出没的高发季节。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可能对这个常见的鼻部疾病知之甚少,误解也颇多。让我们一同解开过敏性鼻炎的几个常见误解。
很多人认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与否无关紧要。他们可能觉得鼻炎只是引起一些不适,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如果忽视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很可能会让疾病恶化,诱发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更糟糕的是,长期不当的治疗还可能引发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哮喘等更为严重的疾病。对待过敏性鼻炎,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有些人误将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在春秋季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频发,他们可能误以为是季节性的穿衣不当或饮食不当引起的感冒。于是,他们选择自行服用感冒药,结果导致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可能全年都在鼻塞、流鼻涕中度过。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保持警惕,及时区分感冒与过敏性鼻炎,以免误诊误治。
一些患者滥用减充血剂治疗长期鼻塞。他们可能随意使用局部减充血剂,一天内累计使用次数高达5至10次。这种滴鼻剂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和反弹作用,长期使用易导致药物性鼻炎。治疗过程中使用减充血剂的时间不应超过三天,每天滴鼻次数也不应超过三次。
很多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时就过早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甚至越来越严重。医学专家建议,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都需要持续治疗1至2个月,有些患者甚至需要长达半年的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则应在季节开始前提前治疗,服药时间持续2至3周。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而应继续服药两周左右。
面对春季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我们要认真对待,足够重视。远离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关键。我们也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步进行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战胜过敏性鼻炎这个“隐形杀手”,重拾呼吸的自由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