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鹅口疮严重
鹅口疮,又被称为雪口病和白念菌病,是一种由真菌传染引发的疾病,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这种疾病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这种真菌可能乘机发展。新生儿常常通过产道感染,或者由于哺乳奶头不洁、喂养者手指的污染而传播。
目录概览:
宝宝鹅口疮的严重性
治疗鹅口疮的误区
宝宝鹅口疮反复发作怎么办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知识
鹅口疮的并发症
一、宝宝鹅口疮的严重性:
当宝宝遭遇鹅口疮,口腔粘膜会出现乳白色微高起的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看似奶块,无痛感。这些斑膜可能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如果治疗不及时,受损的粘膜可能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严重的情况下,病变可能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发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导致呼吸、吞咽困难。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能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二、治疗鹅口疮的误区:
尽管鹅口疮也被称为口腔念珠菌病,看似普通,但如果不当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症状。常见的误区包括滥用抗生素、涂搽紫药水以及治疗不彻底。滥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口腔内的微生物平衡,使得白色念珠菌迅速繁殖,病情加重。涂搽紫药水则可能使口腔黏膜干燥,产生溃疡和明胶样损害。治疗不彻底则易复发,因为苏打水只能创造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不能直接杀灭白色念珠菌。治疗鹅口疮时需谨慎。
三、宝宝鹅口疮反复发作怎么办:
面对宝宝反复发作的鹅口疮,家长们往往感到苦恼。如何正确治疗宝宝的鹅口疮呢?要了解鹅口疮的反复发作可能与治疗不彻底、免疫力低下或再次感染有关。在专家的指导下,确保彻底治疗,同时注意宝宝的营养和免疫力提升。若问题持续,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四、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知识:
对于新生儿鹅口疮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定期消毒奶具。接触婴儿的大人要先洗手。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抗生素,以防促发此病。对于患病的宝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五、鹅口疮的并发症:
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知识与并发症
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但唾液分泌量少,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容易导致口腔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就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
鹅口疮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母亲奶头或喂奶者的手污染,也可能是宝宝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口腔粘膜上出现不易拭去的点状或小片状白膜,虽然无疼痛感,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变可能会蔓延至咽喉、食管、气管、肺部等部位,引发严重感染。一旦发现宝宝有鹅口疮症状,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治疗。
对于鹅口疮的预防,母乳喂养时,应保持乳房及乳头的清洁。哺乳结束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晕部,因乳汁有抑菌作用,有助于预防感染。采用人工喂养的宝宝,每次使用奶瓶、奶头后都要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其他喂奶用品,也要与成人分开,每次使用后要煮沸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大人喂奶前或接触宝宝前都要注意洗净双手,以预防为主。
当宝宝口腔出现疼痛时,可能会拒绝吃奶,导致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后部,还可能影响食道,使宝宝吞咽不适,甚至拒绝喝水,导致脱水。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其他部位。虽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较为罕见,但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口腔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做好婴儿常用品的消毒工作,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如果宝宝反复出现鹅口疮症状,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