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血心包是一种因创伤导致心包腔内血液积聚的严重病症。其源头可能是心脏本身的创伤,或是心包内大血管的损伤,甚至可能是心包损伤引发的并发症。这种情况往往由心脏前部的尖锐器械或火器伤害导致,而在一些严重的胸部闭合损伤中也可能出现。
在心脏手术或介入性心脏治疗结束后,偶尔也会出现心脏穿孔和血心包的情况。血心包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心脏损伤的程度、心包腔内的积血量以及积血速度。
如果心包腔内的积血量不大,并未出现压迫症状,我们称之为血心包。心功能并未受到明显阻碍,患者也不会表现出任何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X线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影像略有增大,而通过超声波检查,则可以观察到心包内的液平段。
但如果心包腔积血引发压迫症状,我们称之为急性心包填塞。这种情况下,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涌入心包腔,由于心包无法迅速扩张以适应这种变化,心包压力急剧上升,会阻碍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导致排血量下降,静脉回流受阻。为了补偿这种变化,身体会通过周围动脉收缩、心率增加和动脉压上升等机制来努力增加心脏排血量。一旦超过这些补偿机制的极限,就会出现血压下降等心包填塞的迹象。这时,如果心包压力不降低(即不排出积血),甚至可能出现上下腔静脉压力增大、心脏停搏等严重情况,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
急性心包积血时,心包在短时间内积血仅150~200毫升就足以引起压迫,形成致命的心包填塞。在心脏手术后,特别是胸液引流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密切注意心包填塞的可能性。据统计,心包填塞的发生率在3.4%至8.8%之间,而其死亡率则大约在7%左右。
急性心包填塞的典型标志为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和心音遥远,但这一典型表现只在约35%至40%的患者中出现。在急性心包填塞时,血流动力学变化首先表现为静脉压升高,然后是动脉压下降。这两个阶段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极为重要。特别是静脉压升高,更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如果出现动脉压下降的情况,则意味着病情已经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抢救,不能有任何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