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对于许多家长而言,早产儿体质虚弱的观念根深蒂固,往往害怕感冒而减少洗澡次数。但实际上,早产儿的皮肤更为薄弱,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清洁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褶皱部位,如臀部,每次更换尿布后都应以清水洗净并擦干。
新生儿,尤其是不足月出生的婴儿,因其免疫力较低,对环境适应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对于早产儿的护理,母亲需要格外关注婴儿的卫生情况。
早产儿护理要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皮肤护理。许多父母因误解认为早产儿体质虚弱而减少洗澡次数,实则不然。早产儿的皮肤更为敏感,易感染,因此需要经常清洁。在清洁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褶皱部位如臀部等。口腔也应使用冷水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二、喂养要点。专家建议,出院后的早产儿可使用普通奶粉进行喂养,但家长需掌握调配比例。使用奶瓶喂养时,奶嘴的孔不宜过大,防止牛奶流动过快导致窒息;但也不应过小,以免婴儿吸奶费力引发疲劳。对于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的早产儿,可使用带橡胶管的滴管进行喂养。喂养后,建议婴儿侧卧,以防吐奶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三、维持体温与室内温度。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建议保持室内温度在20℃~22℃左右,湿度为55%。
四、触摸与语言交流。早产儿在病情稳定后可通过触摸进行治疗。触摸不仅能刺激婴儿的触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发育,还有利于大脑的发育。触摸过程也能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更健康的成长。
五、定期复检与早期教育。复检项目包括眼底检查、听力筛查、生长发育检查等。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良的可能性较高,因此眼底检查需进行至出生后4\~6个月甚至更久。家长需按照医生建议带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早产儿的护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家长必须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关注。与此孕妇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至关重要,只有健康的孕妇才能为婴儿提供高质量的乳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