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这一老年常见病,常常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老年人的健康。它像一个隐形的敌人,悄悄地让身体发出痛苦的信号。如果我们能深入理解并察觉其早期症状,或许就能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那么,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究竟有哪些呢?让我们一同揭晓。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身高可能会悄悄缩短,出现驼背的现象。这是因为脊柱前部主要由松质骨构成,承受着身体的大部分重量。特别是第11、12胸椎和第3腰椎,由于负荷过重,容易压缩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驼背现象逐渐加剧,膝关节挛缩也愈发明显。据研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椎体每次缩短2mm,身长平均缩短约3到6cm。
接下来,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疼痛。背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这种疼痛会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着时疼痛减轻,但直立或长时间站立、久坐时疼痛会加剧。更糟糕的是,疼痛在白天可能较轻,晚上和早晨醒来时却会加剧。甚至在弯腰、肌肉锻炼、咳嗽、排便时,疼痛都会加剧。
骨质疏松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柱弯曲、胸部畸形等都可能显著降低肺活量和最大通风量。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肺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如果胸部因骨质疏松症而畸形,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症还可能导致骨折。在老年前期,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而老年后则常见于腹椎和股骨上端骨折。骨折后,由于自理能力丧失,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为了准确判断是否为骨质疏松症,骨活检和骨计量学检查是必要的。这些检查一般由髂骨制成切片后进行,测量小梁骨量、相对吸收表面、相对骨量、相对骨表面等指标。这些检查有一定的损伤和局限性,只有在诊断不明确时才使用。
了解以上内容后,我们应该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无论老年朋友们出现何种症状,都应保持警惕。如有疑虑,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毕竟,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