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先天性尿道憩室的成因仍然笼罩在迷雾之中,但科学研究表明,这可能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的。
考虑尿道海绵体先天性发育不良。在这种情况下,尿道腹部组织相对薄弱,面对尿流的压力,前壁容易膨胀凸起,从而形成憩室。
另一种可能的成因是尿道沟不融合。如果尿道壁部分缺损,如尿道下裂,但周围的组织却发育良好,这也能导致憩室的形成。
胚胎时期尿道旁残留的细胞团也可能发展成囊状,并与尿道相连通,进而形成憩室。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尿道狭窄。特别是在憩室的远端,如Campbell憩室的远端,如果存在尿道狭窄并伴有重复尿道,那么副尿道可能会逐渐扩张,最终形成憩室。Shintaku在1996年报道了一个例子,即Cowper先天性前尿道憩室是由腺管扩张引起的。
对于后天性尿道憩室,也被称为继发性尿道憩室或假性憩室,其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是尿道创伤,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尿道受到损伤后,周围的血肿、尿外渗以及感染如果得到及时充分的引流,周围的组织可能会机化,并形成憩室壁。尿道结石、尿道周围脓肿等也可能导致憩室的形成。这些脓肿有时会穿透尿道,形成憩室。病原体通常为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在某些地区,如埃及,血吸虫病也被认为是原因之一。憩室多位于前列腺,常常是由前列腺脓肿引起的,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二)发病机制
先天性尿道憩室的壁面覆盖着上皮细胞,而憩室壁则覆盖着平滑肌纤维。而后天性憩室的壁则主要由机化纤维组织构成。先天性尿道憩室多发生在阴茎和球尿道,位置主要在尿道的腹侧。而后天性尿道则可能在任何部位发生。睡室(应为“憩室”)口的大小不一,先天性憩室口往往较宽,而后天性憩室口则一般较小。在憩室口的边缘远端,有时存在瓣膜。这种瓣膜的成因,有些学者认为是因尿道连接不良所致,也有可能是在排尿时,尿液进入憩室,由于憩室内的压力,将憩室前唇压入尿道而形成。这种瓣膜可能影响憩室的排水。憩室可能继发感染和结石,一旦破裂,甚至可能形成尿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