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时常会感到口渴,不断地喝水,但仍无法缓解这种不适,同时频繁地进出洗手间。许多人对此情况只是简单地认为是食物过咸,因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身体出现其他症状才去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意外发现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口渴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因果关系。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肾小球过滤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导致大量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这一过程称为渗透性利尿。随着葡萄糖的排出,大量水分也随之流失,这使得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口渴。
这种口渴与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简单描述为:血糖升高导致尿糖现象,进而引发尿量增多,水分大量流失,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发口渴感,使患者饮水量增加。糖尿病的严重程度越高,多饮多尿的症状越明显。
如果糖尿病患者尿量过多,而未能及时、充足地补充水分,体内的失水状况将逐渐恶化。当失水量达到10%时,患者会感到口渴、心悸、乏力,血糖水平也会持续上升;如果失水量达到20%,患者可能会出现易怒、妄想、昏迷等严重症状,甚至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脑动脉硬化,对口渴的感受并不敏感。即使在他们失水和血浆渗透压升高的情况下,也不会感到口渴。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补充水分。由于不能及时饮水,渗透性利尿仍会持续导致失水,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现为疲劳、食欲不振、呕吐、易怒、冷漠甚至昏迷和休克。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适当补充水分。在满足身体正常需要的前提下,应定时定量饮水。对于没有明显口渴感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制定规律的饮水计划,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水分需求。保持适度的饮水量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