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深受牙周疾病的困扰,长期的疼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一些人选择了拔牙。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拔牙。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不适宜拔牙的情况,让我们了解一下。
对于血液病患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拔牙可能会降低血液凝固能力并导致术后出血,因此应避免拔牙。
对于肝病患者,特别是急性肝炎或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拔牙可能导致术后出血。这类患者必须在疾病好转后才能进行拔牙手术。对于慢性肝炎患者,在拔牙前需要确定凝血酶原时间。
患有严重肾病的患者,拔牙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这类患者在拔牙前应注射抗生素,防止拔牙引起的临时菌血症,以免加重肾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降低,术后容易感染,病情严重者应暂缓拔牙。如必须拔牙,需控制血糖,并在拔牙前后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并发感染。
甲亢患者也不宜拔牙。因为拔牙可能引起甲状腺中毒的突然加重,甚至导致衰竭和死亡。这类患者必须在详细检查并确认基础代谢率和脉搏正常后才能拔牙。
患有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疾病、神经疾病的患者,应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咨询治疗下进行拔牙,并在术前服用镇静剂。
除了上述疾病外,患有急性传染病、恶性贫血、严重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应拔牙。这些疾病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延缓伤口愈合,容易合并感染。
关于拔牙时间的选择,虽然有一种说法认为下午拔牙更好,但实际上是早上还是下午拔牙差别不大。为了避免空腹拔牙引起的紧张低血糖,建议早上拔牙时确保早餐的质量。拔牙前应充分休息,确保充足的精力和体力,避免在疲劳时拔牙。
在决定拔牙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拔牙。这篇文章仅供参考,具体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决定。【参考文献:口腔临床护理、实用拔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