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目的是减缓病症,避免后遗症和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针对过敏性眼病,存在多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首先是一般治疗,脱离变应原是最佳策略。患者应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如清理房间内的尘螨,注意床上卫生,以及在花粉传播季节避免户外活动。对于眼睑的冷敷,可以暂时缓解眼部不适。
接下来是药物治疗。抗组胺药是首选,局部使用滴眼液如0.1%依美斯汀、0.05%Levocabastine等。若伴随眼外症状,也可口服抗组胺药,但效果较局部用药稍逊。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二钠和奈多罗米也是常用药物,最好在接触过敏原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过敏性疾病的急性和间歇性阶段有治疗作用,如消炎痛(双氯芬酸钠)和阿司匹林等。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萘甲唑林可以改善眼部不适。对于严重过敏性结膜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和氟米龙会在其他药物无效时考虑使用,但需注意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主要用于春季角结膜炎,减少激素的使用,但停药后易复发。
除此之外,还有脱敏治疗、冷冻疗法和心理治疗等。脱敏治疗主要用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但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冷冻疗法针对春季角结膜炎,可重复治疗2至3次。心理治疗则是因为眼过敏性疾病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特别是儿童患者。
治疗过敏性眼病需综合考虑各种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应注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以减轻病症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