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在深入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相关检查手段时,我们不禁对一系列复杂且专业的检测流程有所了解。关于外周血象,其数值可能达到(15~40)×109/L,甚至偶达(50~70)×109/L,其中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这些细胞的核左移现象以及可能出现的中毒颗粒,对于医生判断病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数儿童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这往往表明病情较为严重。
接下来是病原菌检查,肺炎链球菌可以在气道分泌物、血液和胸腔积液中被培养出来。通过对痰液的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查,若发现有革兰阳性且成对排列的双球菌,则具有诊断意义。虽然痰血培养能够确定肺炎链球菌的生长,但阳性率并不高。
在血清学检查方面,由于抗生素的早期应用,血液培养阳性率在国内很低。目前,主要通过血清学方法对肺炎链球菌肺炎进行诊断,如在儿童血清、尿液或唾液中检测肺炎链球菌抗原。这种方法无法区分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和定植。最近的研究通过检测血清肺炎球菌溶血素抗体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中的肺炎链球菌抗体进行诊断,但在婴儿中的敏感性仍然不足。还可以通过放射免疫、杀菌力试验等方法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抗原进行辅助诊断。
除此之外,C反应蛋白通常是阳性的,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多数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可培养出肺炎链球菌,但它们的致病意义尚无法确定。若能在抗生素应用前进行血培养或胸腔积液培养,则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X线检查方面,实变病灶的出现可能比肺部体征更早,但临床缓解后几周仍可能未完全消散。幼儿实变病灶较为少见,可能会伴有胸膜反应。X线检查的早期阶段,可以看到肺部纹理加深或局限于一个节段的浅阴影。随着病情的发展,大阴影将均匀致密,占据整个肺叶或节段。经过治疗后,这些阴影会逐渐消散,有时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会出现胸腔积液。多数儿童在生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诊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包括外周血象、病原菌检查、血清学检查等,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结果,以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