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与高张性的处理之道
面对协调性宫缩乏力,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我们首先要深入探索其背后的原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是否存在的问题?宫口扩大和胎先露下降的情况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进入第一产程,我们的处理策略需要充满细致与精准。一般处理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产妇消除紧张情绪,通过各种方法让她保持放松。而针对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我们有多种方法加强其收缩力度。
人工破膜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当宫颈扩张到一定程度,且无头盆不称的情况时,人工破膜可以使胎头更接近子宫下段和宫颈,从而引发子宫的反射性收缩。静脉滴注的方式也适用于协调性低张性的宫缩乏力。前列腺素类药物,如地诺前列酮,也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
进入第二产程,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若无头盆不称但子宫收缩乏力,我们会选择使用收缩素静脉滴注来加强宫缩,确保产程正常进行。对于胎头未连接的情况,剖宫产是结束分娩的更佳选择,不宜拖延。若出现胎儿窘迫的症状,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产钳助产或胎头负压吸引术进行助产。
预防产后出血是第三产程的关键。使用缩宫素、前列腺素等药物加强子宫收缩,必要时进行人工剥离胎盘、双手按摩子宫。对于产程长、破膜时间长的患者,我们会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而对于高张性子宫收缩,我们的处理原则主要是阻断不协调和无效的子宫收缩。沙替啶肌肉注射、地西盘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这些治疗能让产妇得到充分的休息,醒来后恢复协调的子宫收缩,分娩过程往往能顺利进行。如治疗后仍未纠正不协调性宫缩,或出现胎儿窘迫症状、头盆不称的情况,我们会建议进行剖宫产。在控制不协调性宫缩后,如子宫收缩仍然较弱,我们会根据情况加强子宫收缩。但必须注意,在子宫收缩恢复协调之前严禁使用缩宫素。使用镇静剂后,虽然子宫收缩控制不协调,但如果子宫收缩仍较差,难产和胎儿窘迫的风险仍然很高,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和严格监测,确保及时正确地结束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