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近视眼疾病的主要病因
近视之谜:遗传、发育与环境的多重影响
许多人的近视似乎只在阅读后出现,父母常常简单地将孩子的近视归咎于学习过于刻苦,忽略了良好的坐姿和阅读习惯。专家提醒我们,近视的背后隐藏着众多原因。让我们一起揭开近视的神秘面纱。
一、内因探寻
1. 遗传素质:近视与遗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度近视已被公认为具有遗传倾向。对于普通的近视,这种遗传倾向并不显著。拥有遗传因素的人可能更早地出现近视症状。也有许多没有家族史的人出现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普通近视则更为复杂,可能是多因子遗传疾病。
2. 发育因素:在婴儿期,眼球较小,随着成长,眼轴逐渐增长,直至青春期才完成正常发育。如果发育过度,就会形成近视。这种近视被称为单纯性近视,主要在学龄期出现,一般低于6.00d。随着年岁的增长,大约在20岁左右停止发展。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进展迅速,尤其是15至20岁期间,这种近视往往超过6.00d,甚至可能达到20d至30d,被称为高度近视、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这种近视在晚年可能出现退行性病变,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眼镜无法矫正到正常视力。
二、外因剖析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近视的重要原因。从事写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更容易出现近视,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为常见。从五年级到六年级开始,近视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这表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与近距离工作密切相关。青少年的眼睛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强,球壁伸展性大。长时间进行阅读等近距离工作会使眼内肌对眼球施加压力,增加眼内压力。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调节和集合并逐渐增加。但经过休息或使用睫状肌松弛剂后,视力可能会完全恢复。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长期的外力压迫可能导致巩膜组织延伸、球壁拉长和眼轴增长,进而使近视程度加深。
特别在青少年时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和保持良好的习惯是近视的最根本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也可能促进近视的发展。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让我们共同呵护双眼的健康,保持清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