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物易引发药疹
核心提示:
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苯妥英钠、苯、氨杨酸钠以及保泰松等,有可能引发剥离性皮炎性药物皮疹。这种药物反应可能在服药后的20天内悄然发生。其初始症状表现为麻疹和猩红热样,伴随寒冷和发热,随后全身出现潮红和肿胀,尤其以手、脚和脸部为甚。接着,全身皮肤开始脱屑,手脚部位的皮肤如同脱落的手套和袜子一般,部分指甲、头发脱落,嘴唇红肿糜烂,眼结膜充血。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肾、肝损伤,甚至高烧昏迷和死亡。
药疹是一种普遍的药物反应,当我们服用药物时,身体可能会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药疹的成因复杂,如何判断是否为药疹呢?如果疾病突然发生,伴随皮肤发红、瘙痒或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那就有可能是药疹。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 青霉素、痢疾特灵以及水杨酸钠盐等药物,还有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容易引起荨麻疹性药疹。用药后,皮肤可能突然发痒,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风团,这些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分布于头部、四肢和躯干,并可能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发烧和关节痛等症状。
2. 解热镇痛药、催眠药、镇静药、碘胺药等药物也容易引起固定药疹、麻疹或猩红热药疹。固定药疹多见于嘴唇、肛门、外生殖器龟头等皮肤粘膜交界处,也可发生在四肢和躯干。麻疹或猩红热药疹起病急,伴随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麻疹药疹的皮疹可能是散落或密集的、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红斑或丘疹,主要分布在躯干上。
3. 汞、奎宁和某些磺胺类药物可以导致湿疹性药疹。这种药疹的形态多样,可能出现红斑、水泡、丘疹、脓疱、溃烂和渗出等症状。通常,由于外用了磺胺或抗生素软膏,皮肤的敏感性会首先增加,然后服用类似的药物就会引发药疹。停药后,症状会有所好转。
如果皮肤出现异常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找出原因,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治。尤其对于一些新药,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肤试验。不要因为一时的麻烦而擅自用药,否则后果可能会比皮肤试验更加麻烦。愿所有患者都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