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应该如何诊断
心脑血管专家指出,高血压,这看似寻常的病症,实则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它们虽同被称为高血压,但在诊断与治疗上却大相径庭。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并区分这两种高血压,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众所周知,高血压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尽管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治愈它,但只要我们关注日常饮食和休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那么,何为原发性高血压呢?它又如何诊断呢?
原发性高血压,顾名思义,是由未知原因引发的血压升高。其定义为全身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上升。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血压水平在人群中的分布是连续的,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界限并不明确。在我国,我们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即被诊断为高血压。按血压升高水平,又可细分为高血压1级、2级、3级。
上述诊断标准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男女成年人。对于儿童,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但通常不超过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水平。
为了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并了解器官功能以便正确选择治疗药物,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光和眼底检查等。早期检查通常无特殊异常,但晚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增加、尿异常、肾功能下降等。胸部X光检查可见主动脉弓迂回延伸、左心室扩张和肥厚等。部分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可能与血糖或尿酸水平有关,这些生化异常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关。
专家提醒,一旦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应及时治疗。而治疗的我们也需要从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多吃水果与蔬菜,多吃粗粮与高纤维食物,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疾病。因为饮食与休息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一环。只有真正了解并重视日常护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高血压,享受健康的生活。
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远离高血压的困扰。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