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巨结肠症状在新生儿中表现为无排便,而在老年儿童中则呈现为顽固性便秘。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病症。
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正常的婴儿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排便延迟,甚至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的液体。他们还会出现腹胀和便秘。通过肛诊或使用温盐水清洗肠道,可以排出大量的胎粪和气体,症状暂时缓解。但几天后,腹胀和便秘的症状会再次出现,需要再次清洗肠道才能排便。
除了便秘,新生儿还可能出现腹泻,并伴有肠梗阻。这种情况下的便秘和腹泻会交替出现。如果病情反复且持续延迟,孩子可能会变得消瘦并引发营养不良甚至水肿。在新生儿期,并发性肠炎是很常见的,这种炎症通常很顽固,难以治愈,并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小肠结肠炎。发病时,孩子可能会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肠腔的阻塞会积累大量肠液,导致严重脱水、酸中毒和休克,如不及时积极抢救,可能会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在新生儿期往往难以作出明确诊断。到了婴幼儿期,表现为进行性便秘和腹胀。轻症患儿需要依赖泻药来通便,而重症患儿则需要通过洗肠来帮助排便。这些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都低于正常标准,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曲张,常常可以在左下腹部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襻。
对于年长儿和成人患者,他们对这种疾病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活到更大的年龄。主要病史是顽固性便秘,有些人甚至每两周才排便一次。他们通常依赖泻药来排便,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泻药的效果可能会越来越差。体检时,可能会发现患者面色苍白,营养不良,腹部突出,腿部细长。偶尔也会出现急性肠功能不全,这时患者可能需要就医并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