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部护理注意事项
随着新生儿脐带脱落,一种常见现象逐渐显现脐疝。俗称“气肚脐”,这种病症在婴幼儿群体中尤为常见。当孩子们哭泣或腹部用力时,脐部会出现一个突出的肿瘤,而在安静或睡眠时,这个肿瘤则会变小或消失。这种肿瘤是可复性的,其特点让家长们时常能够在家中自行观察并采取措施。
对于新生儿来说,脐带护理至关重要,分为两个阶段。在脐带脱落前,这是一个关键的防护阶段。脐带被切断后形成的创面是细菌入侵的重要通道,必须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尿布应避免覆盖脐部,以防尿液污染创面。每天使用75%的酒精棉签轻轻擦拭脐带根部,直到其自然脱落。
而在脐带脱落后,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护理脐部。用75%酒精棉签卷起脐窝并盖上消毒纱布。避免使用诸如紫药水等涂抹物,以防感染。如果脐窝出现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脐疝现象。有些婴儿脐带脱落后,肚脐会出现一个突出的肿块,就像大豆到核桃般大小。这个肿块在孩子平躺安静时会消失,但在直立、哭泣、咳嗽或排便时会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位,肿块很容易回到腹腔,还能听到肠鸣音。
脐疝的发生原因是婴儿脐带脱落后,脐孔两侧的腹直肌尚未闭合,当腹部压力增加时,腹膜会向外突出形成疝气。脐疝其实是肠道的一部分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会逐渐缩小,2岁以内可自然愈合,因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若脐疝较大,为了帮助其加速愈合,可以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取一个宽约4-5厘米的乒乓球,用布固定在松紧带的中心,球的凸面对准脐孔。这样可以使肠道不再突出。松紧带的两端用可调长度的纽扣固定,但压力要适中,以确保肠道不再突出,同时不影响孩子的呼吸和饮食。每2-3小时检查一次,以防皮肤划伤。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脐部,又能帮助他们舒适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