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腹胀或是因为冠心病引发
饭后胀气,虽常见但不可小觑。它可能不仅仅是消化不良那么简单,还可能隐藏着其他器质性疾病。
腹胀背后的真相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除了常见的消化不良,还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征兆。这样的情况,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有些老年人因长期腹胀而误以为自己只是消化不良,结果心电图检查却发现了右心衰的迹象。这是因为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内脏(胃肠、肝、胆等)充血导致的食欲不振和腹胀等症状。对于经常腹胀的朋友,尤其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定要警惕,及时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
腹胀的类型繁多,包括功能性、生理性和病理性。功能性腹胀多因工作繁忙、熬夜、暴饮暴食、情绪紧张等引起;生理性腹胀则多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主要表现为牛奶后出现腹胀;病理性腹胀则多由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引发。
对于腹胀的解决方式,首先要消除器质性病变,因为功能性腹胀和生理性腹胀相对容易解决。对于功能性腹胀,建议控制饮食、低脂饮食、规律饮食、放松心情,同时配合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来调节肠道菌群。而对于隐藏在深处的腹腔器官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中老年朋友则需格外警惕。建议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大便潜血或结肠镜检查以排查肿瘤,同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于腹胀不超过两个月的人,还应进行胃幽门螺杆菌检查。
预防腹胀,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入手。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一次吃太多或太快。建议少吃多餐,适量饮用酸奶,因为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消化和预防胀气。按摩胃部以及进行简单的运动如平躺后弯曲腿和膝盖,都能有效帮助排气,防止胃中气体积累。
腹胀并非小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腹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范,远离胀气困扰,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