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肺动脉高压是众多慢性肺病患者面临的最终问题,其成因多元且复杂,包括长期缺氧、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衡、肺血管结构损伤如管壁增厚、微小血栓形成以及遗传基因等因素。
关于儿童肺动脉高压的相关阅读,提醒我们关注这一问题的年轻群体。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首先是在肺、心功能补偿期,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主要表现。大约85%至90%的患者有长期的咳嗽、咳痰史。在寒冷的季节,这些症状更容易急性发作,表现为咳嗽加重、痰量增加以及黄痰等。在缓解期,虽然咳嗽会有所减轻,但痰量仍然较多。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逐渐出现哮喘、心悸、气短、疲劳以及劳动力下降等症状。
接着是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这个阶段肺基础疾病控制不良,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剧。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肺动脉高压、呼吸循环衰竭,可能是单纯的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也可能是两者并存。
在呼吸衰竭的初期,只表现为缺氧,随后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肺动脉压力显著增加,右心室负荷加重,可能导致心肌缺氧和代谢紊乱,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的体征在早期就有明显的表现。体检时可以看到明显的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和肋间隙增宽等。心脏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感染时可能听到干、湿音。偶尔还会出现下肢轻度水肿,尤其是下午症状更为明显,但在第二天早上症状会消失。心脏听诊时,心音遥远;如在肺动脉瓣听诊区听到第二次心音亢进,则表明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在三尖瓣听诊区听到收缩期杂音或心脏收缩期搏动增强,则表明右心室肥大和扩大。
对于慢性肺病患者来说,了解并识别肺动脉高压的征兆和症状至关重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