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的中医辨证治疗

生活百科 2025-03-19 11:07生活百科www.xingbingw.cn

神经干刺法、穴位埋植与丛刺法:对面肌痉挛的综合治疗探索

一、神经干刺法:

取穴主穴:阿是穴。其位置在于患侧耳垂前耳轮切痕与耳垂根连接的中点,或是乳突尖前缘下5mm,下颌支后缘约0.5厘米的位置。当针刺至阿是穴时,患者会有强烈的触电感或耳朵深处的疼痛,术者会感到一种持续性和性感的感觉。配穴包括合谷、眼轮匝肌痉挛加鱼腰、四白,面肌痉挛加迎香、夹浆。

治疗时,仅取主穴和合谷穴,其余穴位根据症状酌选。用2%普鲁卡因进行局部后,用28号2.5~长约4厘米的毫针进行针刺。阿是穴需要刺伤中部神经干燥,电流不宜过大,频率不限,每次针灸20~30分钟,每隔5~7日进行一次,一般进行2~3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浅表血管受损后的肿胀,以及注射后的眩晕、呕吐等,一般会在休息1~2小时后恢复。

二、穴位埋植:

取穴主穴同样是阿是穴,位置在于面肌痉挛的板机点。治疗方法是在患侧面部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皮肤针轻轻叩打面部,当叩打至某一部位出现针尖一触即发的痉挛现象时,即在该处埋入揿针。3日后取出所埋揿针,再继续寻找阿是穴并埋针。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三、丛刺法:

取穴主穴:阿是穴,位置在面部痉挛的起点。配穴包括四白、鱼腰、攒竹、迎香、颊车。治疗时,在面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在面部进行广泛的刺激,尤其是在痉挛的起点附近进行重点刺激。当面部出现明显的酸胀或麻木感时,即在该处进行针刺。每次治疗约20~30分钟,每隔5~7日进行一次,一般进行数次。

以上三种方法均以寻找并刺激阿是穴为核心,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工具,以达到缓解面肌痉挛的目的。这些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肿胀、疼痛等。在进行这些治疗时,需要寻找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有效。

上一篇:阿卡姆骑士:如何成为真正的骑士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gbingw.cn 性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