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对于气胸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一病症的成因。当气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引流护理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引流状况,评估其效果,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引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排水,目的是排出胸部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部负压,使肺得以复张,平衡压力,防止纵隔移位和肺压缩。我们需要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数量。
关于置管部位,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排气,胸管通常位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二肋之间;如果是引流液或脓液,位置则有所调整。在全肺切除术的情况下,胸管需要夹闭。
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各种可能影响排水的因素。例如,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禁止高于胸部。胸管的长度也要适中,过短可能导致胸水回流引发感染,过长则可能扭曲,增大呼吸道无效腔,影响引流和肺复张。患者活动时应注意防止胸管受压、打折、扭曲或脱出。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要保持排水系统的密封,固定接头,并及时更换或倾倒无菌生理盐水。我们要密切观察并记录排水量。正常情况下,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排水量应少于100ML,24小时少于500ML,颜色应从鲜红色逐渐变为淡红色。
对于拔管指标,当肺部在48小时内完全复张,12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排放,水柱无波动,听诊呼吸声清晰时,可以考虑拔管。拔管后,要用无菌油纱堵塞引流口,防止气胸,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
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应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或进行药物注射、微量泵入、口服镇痛药等镇痛措施。
对于气胸患者的护理,以上是我们的专家给出的关键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随时发现气胸疾病的不足,随时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