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无法避免的一种疾病。每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家长们往往会急忙寻找药物以期望能迅速缓解孩子的不适。许多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存在误区,可能会导致治疗的延误。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正确地为孩子服用感冒药。
要明白一点,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无效的。《强者生存,病毒无阻》就是这一点的真实写照。常用的抗病物如三氮唑苷、板蓝根冲剂、双嘧达莫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使用。并不建议一感冒就使用抗生素。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服用抗病物后仍然无法退烧;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要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经常患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的孩子。
在给孩子服用感冒药时,无论使用何种药物,家长们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也不宜过长。服药期间,让孩子多喝开水,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孩子的身体毒害。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肝肾尚未成熟,不得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如果有解热药过敏史的孩子或其家属,也不得使用退热药。不要同时服用小苏打、氨茶碱等碱性药物,否则会降低退热效果。
当孩子出现发烧时,这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消灭入侵的细菌,也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当孩子只是低热时,我们不建议急于使用退烧药。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果物理方法无法使体温下降,可以再配合使用退热药。要避免使用复方阿司匹林。因为复方阿司匹林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容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当孩子感冒时,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来选择药物治疗。如果不确定如何用药,最好带孩子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治疗,以确保孩子能早日恢复健康。感冒虽然常见,但正确的处理方式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