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解读早期预警信号与应对之策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身体器官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俗称早老性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专家提醒我们,阿尔茨海默病并非悄无声息地来临,它的一系列预警信号值得我们关注。如果我们能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或许可以有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预警信号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 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出现白天昏昏欲睡、夜晚不安的现象。行为上也可能出现异常,如捡垃圾、乱拿他人东西等不洁行为,甚至可能出现裸体或攻击性行为。
2. 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躁狂、抑郁、幻觉等精神症状,性格也可能发生显著变化。
3. 记忆障碍: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可能表现为经常丢三落四、言而无信,甚至反复询问同样的问题。
4. 计算障碍:购物时无法正确算账,简单的数学运算如百位以内的加减法也无法完成。
5. 运动障碍:表现为无目的来回走动、开关门等无意义的动作,甚至可能出现随地排尿的情况。
6. 语言障碍:患者虽然能发音,但他人可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可能出现口齿不清或口吃的情况。
7. 嗅觉障碍:难以识别气味,这也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有关。
8. 空间技能障碍:表现为无法准确判断物品的方位,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认不得自己的房间或床位。
9. 书写困难:写字时可能词不达意,甚至无法书写自己的名字,字体大小也不一致。
10. 失认症:曾经熟悉的技能如骑车、游泳等突然表现不佳,甚至可能不认识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镜中的自己。
阿尔茨海默病是脑器官衰退的必然结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提前预防来降低患病风险。如果阿尔茨海默病真的出现了,我们也应该积极治疗,毕竟治疗仍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希望每一个你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身体的预警信号,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