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五十肩,之所以如此命名,源于其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这一年龄阶段的肩周炎高发,仍是现代医学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对人类的生理变化有深刻的记载。女子在七七四十九岁左右,任脉虚弱,太冲脉衰减,体形不再如昔,而男子在七八五十六岁左右,肝气衰减,筋不能动。这表明人类功能从强盛走向衰退的转折点大约在这个时期。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以阴血为根本,其源头在肝。肝能储存血液并主持筋的功能。筋的正常运作依赖肝血的滋养。对于男子来说,阳气是他们的根本,源头在肾。肾能藏精并主持骨的功能。骨的正常运作依赖于肾精的滋养。当人类步入中年,肝肾亏损、精血虚少导致筋骨失去滋养,从而形成了易患肩周炎的内在因素。
现代科学研究同样认为,人类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客观规律。在五十岁左右,人类从壮年步入老年阶段,此时独立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出现功能障碍,性腺功能显著下降,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也就是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一方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影响血管运动功能和代谢;另一方面,从生理角度看,人体各系统的组织细胞会老化和退化。在运动系统中,表现为骨质疏松、肌肉松弛和虚弱。由于体质逐渐下降,体力活动减少,肩运动量变小,血液循环减慢,部分毛细血管关闭,导致血液供应不良。任何损伤性刺激性活动都会导致肩部的炎症和肌肉挛缩,纤维组织活动受限,可能导致纤维增生和萎缩。
虽然肩周炎在五十岁左右的人群中更为常见,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在这个年龄段患上肩周炎。其发生需要一定的内外条件,如肩膀急性扭伤、慢性疲劳损伤或肩膀长期暴露在风、寒、湿的环境中。一些非体力劳动者由于肩部和手臂的活动量较小,肌肉不够发达,当身体功能退化时也容易患肩周炎。
为了避免肩周炎的发生,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的肩膀并加强日常的肩部护理。如果你或你的亲友患有肩周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的治疗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