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对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疾病,其治疗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正确引导。今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小儿麻痹症的治疗之道。
在治疗小儿麻痹症时,我们遵循的核心原则在于:减少患者的恐惧,防止骨畸形,预防和治理并发症,以及启动康复疗程。
1. 休息是关键
患者在发烧期间需卧床休息,直至热退。这段时间至少要持续两周,期间避免任何体育活动。卧床时,我们会使用踏脚板,确保患者的小腿和脚呈最佳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这样的措施能够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为接下来的治疗打好基础。
2. 对症下药,缓解不适
我们会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等药物来缓解患者的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两到四小时进行一次湿热敷,每次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或者热水浴也能达到很好的缓解效果。对于幼儿患者,还会与镇痛药配合使用。轻微的被动运动也能帮助避免骨骼畸形。
3. 瘫痪期的精细治疗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确保患者的身体保持正确的姿势。卧床时,身体应成一条直线,膝盖微微弯曲。臀部和脊柱可以用板或沙袋来支撑挺直,踝关节则保持90度角。一旦疼痛消失,立即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骨骼畸形。
我们注重患者的营养摄入。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分。如果因为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导致患者出汗,我们会补充钠盐。如果患者厌食,我们会通过胃管来保证食物和水的摄入。
药物治疗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部分。我们会使用地巴唑等药物来促进神经传导功能。对于延髓型瘫痪的患者,我们会保持其呼吸道畅通,避免吸入不必要的物质。如果有高血压脑病出现,我们会及时治疗。对于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等情况,可能需要气管切开、通风损伤、甚至使用机械辅助呼吸。
虽然小儿麻痹症的治疗效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们始终相信合理的治疗会带来改善。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希望。每一例康复的背后,都是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携手并进,相信医学的奇迹,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