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哮喘的认识误区,许多人常常走入其中,导致对疾病的错误判断,进而引发严重后果。专家建议,为了更好地了解哮喘,我们应该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那么,哮喘在临床上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手段究竟是什么呢?
辅助检查:
1.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关键。在哮喘控制良好的状态下,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多在正常范围内。但当哮喘发作时,由于呼气流量受限,一系列的数据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率等都会有所减少。经过治疗后,这些数据会逐渐恢复。肺功能检查不仅是哮喘诊断的重要指标,更是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关键。
2. 痰嗜酸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与哮喘相关的气道炎症。
3. 呼出气NO(FeNO)浓度测定可以作为哮喘时气道炎症的无创标志物,与痰嗜酸粒细胞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4. 通过变应原皮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我们可以确定患者的异常反应状态,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免疫治疗方案。
诊断标准:
1. 反复出现的哮喘、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运动有关。
2.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的或弥漫的哮鸣声,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的症状和体征可以通过治疗或自行缓解。
4. 上述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已知疾病后,如无明显呼吸困难或体征,至少需有以下一项肺功能试验阳性方可诊断为哮喘。
除了上述检查方法外,胸部X线检查也是辅助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在缓解期,哮喘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一般无明显异常。但在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可能显示肺透明度增加、充气过度等征象。我们还需要警惕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一旦确诊为哮喘,患者就需要持续使用药物。患者无论身处何处,都应随身携带药物。患者还应远离过敏物质,如花粉和柳絮等。以上就是关于哮喘检查诊断方法的详细介绍,你是否已经明白呢?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充分了解哮喘,正确应对疾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