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因其损伤程度而异。对于经历创伤后持续骶骨疼痛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下是骶骨骨折检查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疼痛:患者应详细检查疼痛情况。清晰的条状压痛表明可能存在骨折,骨折线可沿压痛方向确定。传导性敲击疼痛较腰椎骨折轻,特别是在患者站立时进行检查。
2、惧坐:在坐姿时,重力直接作用于骶尾区引起疼痛,因此患者通常喜欢站立或侧坐以减轻疼痛。
3、皮下淤血:由于骶骨位置较浅,深部损伤容易在皮肤下显现,体检时可见骨折、皮下充血或皮肤挫伤等血肿。
肛门指诊是评估骶骨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检查压痛部位、骨折移位、出血、骨折线行走以及是否出现开放性骨折等,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推断。
骶骨骨折还可能引发其他症状。例如,影响骶孔的骨折可能刺激骶神经支,导致马鞍区感觉过敏、刺痛、麻木和感觉减退。对于1、2骶骨骨折,可能出现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对于骨盆骨折患者,还需要注意其身体状况、休克、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并检查直肠、膀胱是否受损。
骶骨骨折主要分为六种类型:横形骨折、纵形骨折、粉碎性骨折、撕裂骨折等。
横形骨折是骶骨各平面均可出现的骨折类型,常见于骶骨中间和下部。患者仰面摔倒时,骶骨着地,因此骶骨下部容易因直接冲击暴力而断裂。裂缝长度不一,大多从一侧延伸至中间,也可穿过整个骶骨。若暴力过大,可能导致骶骨上部随腰椎向前移动或下部骨折向前移动,导致骶神经损伤。
纵形骨折较横形骨折罕见,通常由强暴力引起,多与骨盆骨折同时发生。骨折线通常位于侧骶孔,由于解剖结构薄弱,其移位方向和程度与整个骨盆骨折一致。
粉碎性骨折则多由直接暴力引起,移位不明显,需仔细观察以确诊。骶骨侧下缘附着点的撕裂骨折也需要注意。
对于骶骨骨折患者,早期诊断和准确分类非常重要,以便进行适当的治疗和康复。通过全面的医学检查和仔细的症状评估,医生可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