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菌性食物中毒的防范与应对
近期,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不少地区因食品不卫生或过期导致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学校食堂亦在其中。那么,我们应如何预防和治疗真菌性食物中毒呢?
一、预防之道
预防真菌性食物中毒,首先要从源头做起。保存粮食、花生及其相关产品时,应特别注意湿度和温度的控制。采取积极措施,保持环境干燥、低温贮存,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食品仓库需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环氧乙烷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霉剂,使用100200g/m进行封闭处理数天后,可以显著减少真菌数量并持续长达四个月。
食品加工原料及食品应避免长期积压,对于变质食品要及时处理,不可食用,并与其他食品隔离。对于发酵类食品如酱汁、臭豆腐、酱油、啤酒、面包等,应妥善保存,避免被有毒真菌污染。必要时,可定期进行菌种分离和分类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食品。
二、治疗策略
真菌性食物中毒对身体各器官都可能造成损害,因此治疗时必须全面考虑。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 尽快进行洗胃、洗肠并服用泻药,如使用1∶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若患者有呕血、便血症状,洗胃、洗肠过程需特别小心。
2. 服用大蒜或50g其他药物。
3. 根据需要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治疗休克。
4. 对于严重的狂躁、惊厥和抽搐等症状,应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和镇静剂。
5. 发霉的甘蔗中毒需尽快使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加强脑血液循环。近期高压氧治疗对该类中毒也显示出良好效果。
6. 注意对症治疗,如强心、止血、肝肾保护等。
7. 食用未杀死的真菌性食物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8.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9. 加强护理,保持营养。
预防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妥善保存食物,避免食用未保存好、发霉变质的食物。学校等公共用餐场所更要严格管理食品存储,及时处理腐烂变质的食物,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