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起点,一些婴儿携带着无声的房间隔缺损,这一病症常常因无症状而被忽视。部分婴儿可能会表现出生长发育的迟缓,反复遭遇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出现心力衰竭的迹象。他们在出生后的6到8周,医生可能会检测到柔和的收缩杂音,有时还能听到第二心音的固定分裂。通常,这些婴儿在1到2岁时会被确诊。
对于伴有中等量左向右分流的患儿,他们的生活通常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即使出现症状,也多为轻度的乏力和气促。对于那些分流量较大的患儿,他们的生活中气促和乏力的情况将更为明显,这些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加重。
体检时,这些患儿的心前区会呈现出隆起的现象,特别是在年长儿童或成人中,心房水平的左右分流更加明显,心尖搏动也更为显著。
典型的第二心音固定分裂是这一病症的典型表现之一。柔和的收缩杂音可以在左胸骨旁的第二肋骨之间被检测到。在左侧胸骨旁下缘,还可以听到一种尽快-中期舒张期杂音。这种心脏杂音的出现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由于右心室收缩期间出血量增加,导致肺动脉瓣第二音延迟;二是由于肺动脉的明显扩张,使得肺动脉关闭的动脉张力延迟,进而导致肺动脉瓣关闭滞后。
随着通过肺动脉瓣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喷射性收缩期的噪音可以在左胸骨旁边的上边缘传播到肺部。心脏水平的左右分流增加了舒张期通过三尖瓣的血流量,这导致三尖瓣区域的早期舒张中期噪音。肺动脉瓣膜出现的柔和吹风收缩杂音、心电图显示的右束传导阻滞不完全、肺血管阴影的加深等X线性能表现,均为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提供了线索。而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是确诊这一病症的重要手段。
这一病症的表现和诊断过程复杂且专业,每个患儿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无论症状轻重,我们都应积极关注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以确保宝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