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世界里,食物过敏常常能够轻易地被识别。但对于那些还不清楚或对于许多儿童来说,诊断可能变得复杂起来,这时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胃肠功能障碍。
对于那些在进食后可能出现食物反应的患者,皮肤试验成为首要的选择,帮助我们理解症状与特定食物之间的关系。尽管阳性皮肤试验不能直接证明临床症状与过敏反应的联系,但如果试验结果为阴性,那么我们可以初步排除食物过敏的可能。当皮肤试验显示阳性时,为了进一步验证症状与食物过敏的关联,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时间避免摄入该食物来观察症状是否改善。如果症状有所好转,随后再次摄入该食物又引发症状,那么这将是食物过敏的有力证据。所有的阳性刺激试验都应进行双盲刺激试验来确诊。
在确认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方面,牛奶、鸡蛋、贝壳类、果仁、小麦、花生、大豆等常见食物首当其冲。为了准确诊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排除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除了这些特定的食物外,患者应避免其他不确定成分的食物或液体,特别是在外出就餐时更要格外小心,因为需要明确每道菜肴的组成。患者还需要对食物的纯度保持警觉,因为一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成分,比如普通的黑麦面包就可能含有小麦粉。
若按照医生建议的饮食控制方案一周后症状未有任何改善,这时应考虑调整食谱。若症状有所缓解,可以逐步在食谱中添加一种新食物,并观察其反应。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医生监督下,尝试少量摄入实验食物,以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在添加新食物后症状出现恶化或复发,那就为食物过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但这样的判断需要经过验证,即需要从食谱中去除该食物几天后再重新加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这个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的紧密合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