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邃的地质历史长河中,煤的起源与沉积岩层息息相关。沼泽中的植物,经过漫长岁月的沉积,被高压和高温重塑,在这一进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这场演变跨越了大约2.5亿年,从泥煤逐渐转化为褐煤,继而演变为烟煤,最终凝成为坚硬的无烟煤。不同类型的地理条件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煤,也注定了它们各自独特的性质。
关于煤尘对健康的威胁,其发病机制一直备受关注。煤本身含有一定的硅粉尘伴随矿物。在矿井工作的工人长时间吸入煤尘后,单纯煤尘肺的解剖外观便可能出现差异。在接触煤尘的不同时间段内,肺部会呈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初期,肺部可能并无明显异常,只有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情况下,气管和支气管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淋巴结增大,色素沉着均匀且坚硬,但并无明显的纤维化现象。靠近灰尘聚集的气腔可能轻微扩张,形成所谓的灶性肺气肿。这是煤尘肺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随着病情的进展,网状纤维的排列变得不规则,后期甚至可能出现少量的胶原纤维交织。这些纤维组织增生出现在肺间质中,形成了煤尘纤维灶。吞噬煤尘的巨噬细胞和煤尘聚集在肺泡腔、肺泡壁以及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组织中,形成了煤尘灶和煤尘细胞灶。这些主要出现在二次呼吸细支气管周围。这就是煤尘肺的基本病理变化。
除了单纯的煤肺和硅肺病理变化之外,还存在煤尘与硅尘混合的病理变化。这种混合病变形成了煤硅混合结节。这些结节中除了网状纤维增生外,还有胶原纤维交织其中,排列不规则。到了后期,这些结节可能出现大量的纤维化病变。其他显著的特点包括胸膜下的煤尘沉积、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壁胸膜样变化等。这些病理变化揭示了煤尘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和严重后果。我们必须重视矿业工人的健康问题,预防和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