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方面,(一)对于氨苯啶的使用,它是成人剂量首选50~150mg/d,对于某些患者,隔天一次50mg足以控制症状,而有些则需要提高到200mg/d以控制病情。预防氨苯啶可能引发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和溶血等,特别是当患者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时,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溶血。
(二)磺胺类药物对某些患者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磺胺吡啶的剂量为0.2~0.5g,每日三次。长期服用的磺胺药物如磺胺甲氧吡啶达嗪等,对于氨苯啶不耐受或心肺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应逐渐减少药量至维持量。
(三)对于部分病人,秋水仙碱0.5mg,每日三次,可能有所帮助。当出现继发感染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四)在饮食方面,需要严格控制面筋的摄入,如小麦、大麦、燕麦等,持续5个月至1年,以减轻或完全停止药物治疗的需要。
(五)应避免使用含碘、溴剂和含碘食物,如紫菜、海带等海鲜,这些食物往往会加重病情。
(六)对于外用治疗,通常使用炉甘石洗剂以缓解局部瘙痒。抗组胺洗剂或凝胶、皮质类固醇霜等也是可选的。如果存在侵蚀,可以使用高锰酸钾1∶8000浸泡后,再涂抹10%紫草油、维氏油或龙胆紫等。
在中医疗法方面,(一)治疗原则是健脾除湿,疏风止痒。(二)具体的药方包括防风、生苡米、生枳壳等多种中草药。(三)局部治疗方面,当水泡明显时,可使用祛湿散加甘草油调敷。还有其他中药配方如如意金散等,每天2~3次植物油调擦。
至于预后,(一)慢性病可能会反复加重和缓解长达10年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以期早日康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