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一种源自听神经鞘的肿瘤,是颅内神经瘤中的常见类型,约占颅内肿瘤的7%至12%,在桥小脑角肿瘤中占比较高,达到80%至95%。在成年人中较为普遍,而在20岁以下的人群中则较为罕见,无论男女,其发生率都呈现出相似的态势,偶尔也会出现双侧性的情况。这是一种良性肿瘤,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效果显著。听神经瘤主要发生在前庭支的听神经上,从技术角度而言,它属于前庭神经细胞膜肿瘤的范畴,但“听神经瘤”这一称呼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肿瘤直接源自脑神经的第八对听支。听神经瘤位于前庭神经上,生长于神经膜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移动区域。通常与脑桥的接触面大约1厘米,位于内听道开口或其附近位置。这种肿瘤的生长特性是它会逐渐扩大骨听神经管,迅速生长至脑桥的小脑角,从而压迫周围的脑神经,包括脑桥和小脑。
在病理学上,听神经瘤的标本一般呈现为叶状,拥有完整的包膜和较硬的质地。虽然存在广泛的囊性变化,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肿瘤的颜色通常为灰褐色,其囊壁上常常有静脉的压痕。多层增生的蜘蛛网膜的埋入也很常见,这可能与肿瘤的囊壁混淆。周围的脑神经常常延伸到肿瘤的表面,相关的血管(如前下动脉和后下动脉)也附着在肿瘤的囊上。通常情况下,脑神经并不会因肿瘤的生长而发生折叠。
听神经瘤的硬度变化较大,可能非常坚硬也可能相当柔软。它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可能与硬脑膜粘连,但可以分离,并且很少侵犯硬脑膜。偶尔会出现肿瘤侵蚀岩骨造成骨损伤的情况,但通常只有岩骨被喇叭口样侵蚀。与此相对的是,位于第八对脑神经的神经膜细胞瘤通常源于岩骨,因此当其生长时,骨损伤的情况更为广泛。对于这类肿瘤,深入了解其特性和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