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篇章
对于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我们应重视一般治疗,这包括细致的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褥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依据病情进行必要的冷却、痉挛、脱水等治疗。若出现颅内高压危象,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立即采取脑室排水、骨瓣手术等应急措施以减压。
紧接着是抗病毒治疗,这是关键的一环。由于病变已深入中枢神经系统,抗病毒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病毒仅在细胞复制的末期才展现出典型症状,这使得抗病毒治疗往往滞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目前,我们尚未拥有能够完全满足理想抗病物的标准,即能选择性地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而不影响宿主细胞。尽管如此,阿昔洛韦等药物已被广泛采用,它们只对感染病毒的细胞发挥作用。
除了阿昔洛韦,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也是常用的药物选择。使用时需注意药物浓度和滴注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免疫损害的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主张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质激素能够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溶酶系统,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保护血脑屏障,消除脑水肿。一旦确诊,激素应尽早、大量、短期使用。地塞米松为首选药物。
干扰素及其诱生剂、中药等也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手段。干扰素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而中药则以清热解毒、芳香化浊、活血通络为原则。
(二)预后展望
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极为严峻,死亡率高达70%,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两周内离世。深昏迷、严重的颅内高压以及抗病毒治疗的延误都会使预后恶化。即便幸存,也有半数患者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丧失、语言障碍、精神障碍、劳动力丧失,甚至可能陷入植物状态。对于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和护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