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胸腔疾病,包括感染性炎症、化脓性、寄生虫性、真菌性、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胶原病等。其中,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年轻人最容易罹患。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是由结核病变直接蔓延到胸膜引起的。在疾病初期,胸膜充血、水肿,并有细胞浸润。随着病情的发展,胸膜表面会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使胸膜变厚并变得粗糙。如果病情得到及时治疗,胸膜粘连愈合后可能不留痕迹。
该病症发病急,患者可能出现畏寒、轻或中度发热等症状。病侧胸部会有针刺样痛,并伴随着干咳和呼吸运动受限。通过X射线检查,如果病变轻微可能无变化,但如果广泛的纤维蛋白渗出,肺野透明度会普遍下降,隔肌运动受限。治疗这类胸膜炎需要至少一年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另一种类型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感染后身体过敏反应增加。病变可能是胸膜下的病变突然发炎并破裂到胸膜腔导致的。这种异常反应会引起胸膜渗出,或肺病变直接扩散到胸膜,导致胸膜浆液纤维蛋白渗出。多为单侧发病,积液量多且长期不吸收或治疗不当会导致胸膜增厚和粘连。患者可能出现中、高度发热、畏寒、盗汗、虚弱等症状。治疗同样需要至少一年的抗结核药物疗程,并积极抽取胸腔积液防止胸膜粘连和增厚。如胸腔积液较多,应考虑进行胸部闭合引流。
除此之外,还有癌性胸膜炎、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类风湿性胸膜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膜炎等类型。癌性胸膜炎多由胸内或胸外癌肿淋巴系统循环障碍直接侵犯或转移到胸膜所致,胸液中可找到癌细胞。对于类风湿性胸膜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膜炎,则多伴随着其他典型症状。
不同类型的胸膜炎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早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