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病的世界里,高血脂常常成为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为何高血脂会引发心脏病呢?专家揭示,过多的脂肪在血管壁上堆积,使得血液循环变得困难,从而引发心脏病。
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中频繁地享用动物脂肪丰富的食物,这就会增加坏胆固醇的含量。例如,虾、牛肾、牛肝、鱼子酱以及牛脑等食品,虽然美味,但胆固醇含量却非常高。成年人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应不超过300毫克。过量摄入高脂肪食物,无疑会给心脏带来巨大的压力。合理的饮食在预防心脏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吃得健康呢?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
要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纤维素有助于食物在消化系统中顺畅移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清除血管中多余的胆固醇,对抗结肠癌。研究发现,高纤维素饮食能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达41%。每天增加10克的食物纤维素,可以降低26%的冠心病风险。最好的纤维素来源是新鲜的食物,如煮过的麦片、豆类、煮过的西兰花、橙子、带皮的土豆以及煮过的糙米等。
要限制油脂摄入。避免油炸食物,烹饪时尽量使用植物油,少使用动物油。要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内脏(脑、心、肝、肠)、蛋黄、鱼卵以及某些海鲜(如牡蛎、龙虾)等。
还要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有害氨基酸,如果血液中含量过高,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就会增加。研究发现,经常大量喝咖啡的人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普通人高60%。为了保持正常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需要摄入足够的叶酸。事实上,医学已经证实叶酸可以改善血管功能。一杯新鲜的橙汁就含有75微克的叶酸盐。
远离心脏病的危害,首先要从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开始,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而要实现这一点,主要要从日常饮食做起。我们要少吃高油、高盐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的水果和蔬菜,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