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后的文章:
及时妥善处理伤口,是预防破伤风细菌感染的关键。对于产妇产程中的伤口,严格的消毒处理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对于较深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应及早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感染。最佳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是在受伤后的6小时内,疗程通常为3到5天。这样可以控制需氧化脓菌的感染,避免形成厌氧微环境,从而遏制破伤风梭菌的生长和繁殖。
目前采用的被动免疫方法主要是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这种从动物(牛或马)血清中提取的异种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并且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较短,仅为6天。它并非理想的选择。相比之下,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无过敏反应,注射后可在人体内保留4到5周,其免疫能力远超破伤风毒素。预防剂量通常为250至500U,适合肌肉注射。尽管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源较少,制备过程复杂,尚未广泛应用,但它仍是理想的免疫选择。
在受伤后,应尽快肌肉注射破伤风抗生素15000IU(1ml)。如果伤口污染严重或受伤超过12小时,剂量可以加倍,成人和儿童的剂量相同。必要时,可在2至3天后再注射一次。每次注射抗毒素前,必须进行过敏史询问和皮肤过敏试验。试验时,将0.1ml抗毒素与等渗盐水稀释至1ml,注入前臂屈曲部位的皮肤。如果对面前臂同一部位出现潮红、微凸起的硬块,则视为阳性,应采用脱敏注射。
脱敏注射是将抗毒素用等渗盐水稀释10倍,分为1、2、3、4ml,每半小时皮射一次。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脸色苍白、虚弱、荨麻疹、皮肤瘙痒、打喷嚏、咳嗽、关节疼痛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皮射50mg或肾上腺素1mg(成人剂量),并停止注射抗毒素。
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破伤风的发生,保护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