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结膜出现的干燥症状让人揪心。昔日光彩照人的球结膜,如今失去光泽和弹性,就像褪去活力的皮肤,透明度明显降低。当患者的双眼睁开,与结膜短暂接触的那几秒钟,干燥感尤为显著。
若在此时轻刮球结膜,你会发现上皮细胞角化产生的颗粒和大量干杆菌。结膜的活跃性和弹性大不如前。当眼球转动时,眼睑下的球结膜会出现与角膜边缘平行的褶皱,仿佛老化的纸张。
在眼睑裂纹的角膜边缘两侧,会出现银白色的泡沫状三角形斑点。这些被称为干斑(Bitot斑点)的区域,其基底紧紧贴着角膜边缘,表面干燥,连眼泪也无法润湿。干斑的形成过程最初是结膜表面散发少量小泡沫,逐渐融合成片状灰白色,最终从椭圆形转变为三角形。
结膜色素增生也是此病症的早期表现。这种增生最初出现在眼球的下穹顶部。当下眼睑翻开时,可见到浅棕色的色素沉着,同样出现在下穹顶部结膜和半月皱褶处。但值得注意的是,病愈后结膜的干燥症状会首先消失,而色素增生的消退则相对缓慢。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结膜的杯状细胞会消失,上皮细胞发生玻璃样变性,并可能出现色素沉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皮细胞变得扁平并增厚,细胞核消失,出现角化变化。干斑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上皮屑、脂肪或干杆菌。
结膜表面的变化使得组织变得厚重,色泽暗淡,并逐渐倾向于角化。这种变化导致皮肤干燥,即使眼泪也无法使其恢复湿润。干燥、角化的结膜上皮可能引起难以忍受的干燥感和对强光的恐惧。与此角膜也受到波及,其上皮层开始变得干燥、浑浊,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更为严重的是,当眼睑出现外翻、缺损或突然闭合不完全等情况时,会引起局部结膜的干燥和暴露性角膜炎。这些暴露的部位会出现充血、干燥、角化和增厚等症状。这一切的变化,无疑给眼球的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