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希尔热的病症表现,从其独特的潜伏期开始说起。这种潜伏期长短不一,可能从短短的1天到长达22天不等。在潜伏期间,咬伤处的伤口会迅速愈合,不会出现硬结性溃疡,并且周围的淋巴结也不会出现肿大。一旦潜伏期结束,患者会突然出现寒战和高热,伴随着头痛、背痛和呕吐等症状。这种热型并不规则,可能会呈现间歇性,并在1到3天后再次升高。但与小螺菌鼠咬热相比,其热型的规律性较差。
大约在第二周,50%的患者会出现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痛或关节炎,常见于腕、肘等关节。这些关节会出现红肿、疼痛和关节腔积液。在接下来的病程中,75%的病人在发烧后的1到8天内会出现充血性皮疹,这些皮疹通常为斑丘疹,会离心分布,并可能累及手掌和脚趾。有时,这些皮疹会伴有麻疹、瘀斑或融合成片,并可能持续1到3周。在急性期,患者还可能并发支气管肺炎、肺脓肿、睾丸炎、心包炎以及脾、肾梗死等。其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特别是心脏瓣膜病变。
对于那些没有并发症的患者,病程通常持续两周后就会自动消退。也有少数患者未经治疗,病程可能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发烧和关节炎,这种情况偶尔会持续数年。但即使有这些病症表现,大多数患者的皮疹不会复发,且后遗性关节运动障碍的情况很少见。总体死亡率约为10%。
哈佛希尔热的起病急骤,突发寒战和高热,其症状类似于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胃肠炎。超过95%的患者会出现形态及大小不规则的皮疹和关节炎症状。尽管这种病症的预后良好,但复发非常罕见。
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鼠咬史、发热、皮疹以及多关节炎等临床症状。有时,即使没有鼠咬史,也需要通过病原体培养或动物接种等方式来确诊。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早发现和治疗,以防止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