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纯牛奶出了问题吗(现在伊利牛奶跟蒙牛牛奶有什么新闻吗)
伊利纯牛奶出了问题吗(现在伊利牛奶跟蒙牛牛奶有什么新闻吗)、本站经过数据分析整理出伊利纯牛奶出了问题吗(现在伊利牛奶跟蒙牛牛奶有什么新闻吗)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片面批判架空历史往往是恶意的。
文|中国商人的策略与创新
近日,网上有人称伊利、蒙牛“操纵乳品行业标准”,引起全国大讨论。
真的是这样吗?带着疑问,华商战略性地走访伊利,试图一探究竟。
【1】
从前,喝牛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奢侈。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只有奶牛12万头,奶山羊17万只,年产量21.7万吨。人均牛奶消费量为0.4公斤,平均每人一年不到两盒。
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乳业处于稀缺期。
在大多数省份,牛奶是奢侈品,因为远离牧场和奶源,需要凭票供应。
当时牛奶加工采用巴氏杀菌技术,保质期一般为4-6天。
奶源和人口分布不均,加上冷链运输等物流条件的限制,只有巴氏奶,远远不够中国人喝到奶。
由于保质期的原因,南方省份几乎很难喝到牛奶,他们的乳制品消费选择大多是奶粉和奶粉片。
直到1999年,伊利集团才正式成立液态奶事业部,引进国内第一条大型现代化液态奶生产线(常温奶),牛奶的保质期延长至6-9个月。南方人喝奶难的问题才真正得到改善。
伊利超高温杀菌技术的引进和大规模应用对中国乳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南方省份和没有冷链条件的乡镇喝上牛奶,把牛奶从一种高级营养品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品。
之后,中国的液态奶开始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由于技术限制,1995年,我国干乳制品与液态奶的产量比为1比1,到2004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1比5.6。
与此,常温奶开始迅速占领市场。农业部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液态奶中常温奶和巴氏奶的比例分别为21%和60%,2004年变成了66.7%和18.1%。
到2008年,中国牛奶总产量为3236.2万吨,是1949年的149倍,人均牛奶消费量从1949年的0.4公斤增加到25.9公斤。
这是中国乳业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2001年中国牛奶总产量和牛奶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2004年突破2000万吨,2006年和2008年突破3000万吨,6年突破3000万吨。
可以说,伊利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人喝牛奶的历史。
【2】
2010年,乳业国家标准出台时,一种观点认为,伊利、蒙牛操纵修改国标,导致我国原料奶标准大幅倒退。
根据国家标准和当时媒体的报道,在《中国生乳标准》初稿中,70多位专家中有9位来自企业,包括三元、蒙牛、伊利、光明、雅培、美赞臣、达能、湖南亚化等。但从最关键的审查阶段开始,所有企业都不得参与。所以两家公司不可能操纵国家标准。
从企业利益来看,中国生乳标准针对的是上游生乳,尤其是奶农。国标只是一个行业最低的强制性标准。对于自身标准要求远高于国标的头部企业来说,基本不构成门槛,他们没有理由操纵和降低国标。
现在看来,就在10年前,原料奶标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乳业,导致了中国乳业后来的发展壮大。
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行把它和伊利、蒙牛联系起来,真不知道是傻还是别的?
事实上,即使2010年中国的原料奶标准有所下降,但从全球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标准仍然不低。
根据蛋白质、脂肪、细菌总数三项指标,中国标准严于美国、日本,但略低于欧盟。
,中国的标准是宽指标、严执行,而欧盟是严指标、严执行
中国标准是每辆车牛奶的强制拒收标准。只要不达标,就会被拒绝,必须倾倒。但在欧盟,两个月内的样本平均值才是标准。企业检测不合格将被通报一次,警告两次,超过三次才会被拒绝。
用国家标准来衡量乳制品的发展水平或质量,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从指标来看,日本的国家标准是最低的,日本的乳制品行业是不是因为这个发展不好呢?
国家标准只是一个行业的最低强制性标准,企业标准往往明显高于国家标准。
以伊利为例,公司有三条食品安全标准线国标是基础标准,企业标准在国标基础上增加50%,因为产品指标经常波动。伊利还设立了第三条内控线,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增加20%,确保产品100%合格。
2020年上半年,伊利原料奶平均蛋白质含量为3.28g/100g;平均菌落总数为17700 CFU/ml,远高于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根据市场定位制定牛奶的各项指标。以蛋白质含量为例,伊利纯牛奶为3.2g,金典纯牛奶为3.6g,金典有机纯牛奶和金典隽山纯牛奶为行业最高水平的3.8g。
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大企业,他们的产品远远高于国家强制性标准。从绝对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更有兴趣提高国家标准,打击产品档次不够高的中小企业,增强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心,而不是降低国家标准。
【3】
7月28日,华商战略探访伊利总部,看到了一个与网上传言完全不同的伊利。
我们看到
在伊利奶源基地,奶牛每天听音乐,享受淋浴降温,生活舒适。他们吃的是营养师特制的独家配方。每天伙食费超过70元。他们喝纯净水,睡在“软床上”。
,它们一年305天都只需要每天挤奶3次,每次1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3小时,每年有两个月的“带薪休假”。
在伊利,奶源基地实现了100%的规模化养殖,工业化挤奶完全取代了人工挤奶。为了出好奶,奶牛几乎都是美国、加拿大进口的荷斯坦奶牛,掌握了南北纬40-50度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的黄金奶源带。每头奶牛平均每天产奶量高达35公斤。
在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现代化的生产线和机器人几乎取代了大部分劳动力。康美灌装设备和利乐包装灌装设备,确保全程高效无菌;它由能够支撑60人的码垛机械手运输;仓储环节,自动化程度最高,亚洲最大的立体仓储系统.
伊利奶粉生产基地早已成为奶粉的全球样板工厂,产能、生产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质量控制等都是世界领先的。所有原材料都是世界前三或者行业前三。
整个生产过程伊利实现了七个100%: 100%规模牧场奶源基地;100%应用TMR全混合营养膳食技术;100%全株青贮和苜蓿使用;100%安装和使用精确饲喂系统;100%配置奶牛在床和舒适项目;100%机械化挤奶;100%为农民提供嵌入式服务。
在检测过程中,伊利拥有3700多名品控人员和70多个专业检测实验室,从147项原奶检测到856项综合质量检测,再到1000多项供应链检测。拥有2000多项检测标准,年检测投入超过6亿元。
乳制品行业的产业链很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1%的问题,对消费者来说都是100%的问题。
为此,伊利设立了从牧场选择、养殖环境到原奶运输的八道质量关
中国奶牛养殖比重从10年前的28%上升到60%以上。奶牛产量大幅提高目前奶牛平均单产7.4吨,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200多万头。
我国大型乳品企业从规模化养殖场的圈舍设施、机械设备、饲草料和饲养管理到加工厂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
中国乳业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018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鲜奶平均乳蛋白含量、乳脂含量和细菌总数分别为3.25g/100g、3.84g/100g和295000 CFU/mL,均远高于国家和欧盟标准。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共抽检生鲜乳样品219890批次,合格率99.9%。黄曲霉毒素M1、铅、铬、三聚氰胺和皮革水解物的抽检样品合格率为100%。
事实上,一直被人们质疑的中国乳制品,几年来一直是30多类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
近年来,伊利在追求自身发展的,也在积极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维护奶农权益。
在产业链支持方面,伊利探索出“四通”机制——个技术环节、财务环节、产业环节、风险环节,有效解决了农牧民面临的实际困难。
以金融联动为例2014年至今,伊利已为牧场提供融资支持84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奶源资金600多亿元,为5000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融资服务,累计融资359亿元。
在技术连接方面,仅2016年至2018年,伊利就帮助奶农将奶牛日产从25.89公斤提高到27.93公斤,每公斤养奶成本从3.58元下降到3.18元,帮助奶农增收超过30亿元。
伊利通过嵌入式服务、SOP管理、智能控制等方式,带动500多万水产养殖从业者脱贫致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伊犁通过防疫指导、物资援助、疏通后勤梗阻、开通融资渠道、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了农牧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到50天,伊利为上游牧场融资6.7亿元,预计全年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
,中国乳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每人每天喝300ml牛奶。,中国人平均每天的牛奶消费量只有30毫升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乳品大国向乳品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关键一步的跨越,必然离不开伊利、蒙牛等大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乳业的“爱之深,责之深”没有问题。但为了博取关注,肆意“翻旧账”,抬高历史片面批判和炒作,甚至带有虚假和恶意的成分,对中国乳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切身权益都是有害的。
一个接一个地结束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认识风云人物,阅读韬略传奇。
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关于伊利纯牛奶出了问题吗(现在伊利牛奶跟蒙牛牛奶有什么新闻吗)的请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