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手足搐搦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一些病症虽与佝偻病有着共同的病因,但却在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变化上呈现出不同的一面。尽管这些病例往往伴随着轻度佝偻病的症状,但其骨骼变化并不显著。在血液检测中,会显示出血钙降低,血磷则保持正常,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却有所上升。
这一病症的直接原因源于血清钙离子的减少。通常情况下,血清中的弥散钙约占钙总量的六成。当血清总钙量降至约正常水平时,即大约在每升血液中有约正常水平的钙离子时,身体就会出现抽搐的症状。在血钙降低的情况下,甲状旁腺会表现出继发性的功能亢进,为了补充血钙的不足,它会分泌更多的甲状旁腺素,从而促进尿内磷的排泄和骨骼的脱钙。而当甲状旁腺的补偿功能不足以维持血钙的正常水平时,就会出现更大的健康问题。
血清中的钙离子除了与蛋白质结合的部分外,大部分是弥散状态存在的。当血液pH值升高或磷酸盐离子浓度增加时,与蛋白质结合的钙就会减少。而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则直接影响血清钙离子的浓度。磷酸盐离子浓度和蛋白质浓度也是影响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关键因素。在特定的公式中,氢离子浓度与钙离子浓度成正比,而磷酸盐离子浓度则与之成反比。血浆蛋白的浓度也会影响血清钙离子的水平。例如,在肾病综合征的儿童中,由于血浆蛋白的显著减少,结合钙也会随之减少。即使血清总钙量低于一般的手足抽搐水平,由于离子钙值并未降低,因此不会出现痉挛症状。
而血钙的减少并非偶然,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季节就是其中之一,春季的发病率最高,因为在婴儿开始接触阳光后,体内维生素D和血磷急剧增加,导致大量钙质沉积在骨骼中,血钙暂时下降。年龄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中更为常见。这个阶段的婴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更多的钙质,如果饮食中供应不足,加上维生素D的缺乏,就容易引发疾病。其他如未成熟儿童、人工喂养的儿童以及长期腹泻或梗阻性黄疸的儿童也更容易受到血钙减少的影响。这其中,长期腹泻或梗阻性黄疸会使维生素D的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血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