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孢子菌病有哪些症状
浅表感染:又称为白毛结节,是一种表现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粒状的纺锤形小结节,它们被毛干所包围,分布不规则。有时,这些结节会融合成一块,受真菌影响的毛干脆弱易折。这些结节的质地非常柔软,很容易通过手动从毛干上擦去。
二、过敏性肺炎与毛孢子菌的关联:这种细菌被认为是过敏性肺炎的一个诱因。某些具有特定遗传素质的患者会对毛孢子菌的抗原产生反应,从而引发肺炎。通过消除患者生活环境中的这种细菌,可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目前,日本以外的地区尚未有此类报道。
侵袭性毛孢子菌病:主要出现在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中,大约90%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白细胞减少的症状。常见的原因包括恶性血液系统肿瘤、艾滋病、严重烧伤、静脉插管、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和心脏瓣膜手术等。该疾病主要由灰毛孢子菌和粘毛孢子菌引发。
毛孢子菌感染的类型与表现:可分为传播性和局限性两大类。传播性的感染表现为急性发热,常用的抗生素对其无效。感染迅速扩散,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和败血症。肺部和肾脏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肺部感染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少等症状。胸部X光可能显示出肺泡弥漫性渗透。肾脏感染在尸检时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肾衰竭、镜血尿和蛋白尿。皮肤损伤是第三常见的病变,可能反映出感染的传播,表现为背部和四肢出现红斑、丘疹,有时伴有水泡,逐渐发展为中央坏死。部分患者如血细胞减少,经过抗真菌治疗后有所改善。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转化为慢性传播念珠菌病。较为罕见的表现为肝、脾损伤、发热、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感染在单个器官中的表现:感染也可能局限于单个器官,包括心脏瓣膜、中枢神经系统、腹膜和手术伤口等。大多数心内膜炎是由人工瓣膜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注射药物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大而厚的瓣膜骄傲生物,容易形成栓塞,尤其是下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和发烧,这种情况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较为多见。还有因慢性腹膜透析导致腹膜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