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这种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青光眼在临床表现上颇为相似,其起病过程十分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此难以被患者察觉。患者在视力出现缺陷等明显的视觉功能损伤之前,可能毫无察觉。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虹视、眼睛肿胀、头痛甚至恶心等症状。一些患者可能因为其他眼病,例如近视,而被发现患有青光眼。甚至有时,废用性斜视会成为第一个被注意到的症状。
由于儿童眼壁弹性较差,相较于婴儿,3岁以后的眼压升高可能使眼球和角膜的外观保持正常。但巩膜的持续伸展可能导致近视的增加,因此有些患者会误以为只是近视加深,不断更换眼镜,直到视力无法矫正,中心视力受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青光眼有可能促进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而近视对青光眼的损害也十分敏感,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复杂且密切。
由于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眼睛的外观也基本正常,因此青少年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对于近视程度进一步增加的青少年,应考虑青光眼的可能性。诊断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眼压并进行眼底检查。对于5~6岁以下的儿童,可以进行粗略的视野检查,如面对面视野检查;而对于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视野检查,这些都有助于诊断。
青少年青光眼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其误诊和漏诊率在国内报告中高达43.4%。这主要是因为青光眼与近视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因果关系复杂。许多患者主要是近距离阅读的青少年学生,正是近视频繁发生和进展的年龄组,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近视。由于青少年青光眼的视盘病理凹陷浅而宽,不像开角青光眼那样典型易识别,因此有时会被误诊为视神经萎缩。
对于青少年来说,尤其是近视患者,应更加警惕青光眼的可能性。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误诊和漏诊,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