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怎么引起的
痢疾杆菌乃志贺菌属之下的革兰氏阴性菌,可细分为四组,即A、B、C、D群,共有37个类型。其中,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尤为常见。这种细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能够在果蔬上存活十天之久,甚至在河流中也能存活三个月,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大量繁衍。虽然它不惧外界环境,却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
痢疾杆菌之所以致病,其关键原因在于它的侵袭性和毒素。一旦侵入消化道,这些侵袭性的痢疾杆菌就会向结肠粘膜上皮发起进攻,在细胞内大量繁殖,从而引发炎症。它还会释放志贺毒素和类志贺毒素,这些毒素具有细胞毒、肠毒素和神经毒作用。
夏秋两季是痢疾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气温高,适合痢疾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这个季节的果蔬丰富,人们生吃果蔬时若不注意清洁消毒或卫生习惯不佳,很容易让细菌随着食物进入胃肠道。夏秋季节人体为了散热会通过皮肤血管扩张来保持体温平衡,导致胃肠血管相对收缩,血流减少,使得人体对胃肠道传染病的抵抗力减弱。人体在抵抗力下降时,如感冒、疲劳、暴饮暴食或患有其他急慢性疾病时,也容易患上痢疾。
中毒性细菌痢疾的发病机制则是因为身体对细菌毒素反应异常强烈,导致急性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痢疾的病变可涉及整个结肠甚至回肠,最严重的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
当痢疾杆菌突破人体防线进入消化道后,大部分会被胃液消灭,但漏网之鱼仍会被肠道抑制或排斥。一旦人体防御功能减弱,痢疾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一系列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寒冷发烧,伴随头痛和疲劳。随后会出现腹痛和腹泻,粪便从水样迅速转变为粘液脓或脓血粪。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特别在夏秋季,7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患上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主要症状包括突然高烧、惊厥和昏迷等,需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