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狂犬病的深度解析: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
狂犬病,一种因狂犬病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疾病,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其发病过程独特且病程紧张,一旦感染,死亡率极高。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至关重要。
狂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咬伤实现,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入侵人体。一旦感染,病毒将经历一段复杂的致病过程。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怕水、怕声、怕风、不安、咽肌痉挛以及进行性瘫痪等。症状分为两类:狂躁型和瘫痪型。狂躁型最为常见,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瘫痪期。前驱期持续1至4天,兴奋期一般持续1至3天,麻痹期一般较短,约6至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天,一般不超过6天。
而瘫痪型则相对少见,主要表现为脊髓或神经的损伤。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水恐惧症,常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肢体虚弱、共济失调、尿失禁等,可能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脊髓瘫痪等。最终可能死于呼吸肌麻痹,病程大约7至10天。
狂犬病病毒含有多种主要蛋白质,如糖蛋白(G)、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其中,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病毒在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病毒首先在局部组织内繁殖,然后侵入脊髓,迅速到达大脑,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的神经元。随后,病毒从中枢神经系统离心性扩散到周围神经,侵入各种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唾液腺、舌味蕾、嗅觉神经上皮等。这可能导致呼吸肌和吞咽肌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被狗咬过的患者务必注意,咬伤部位必须消毒排毒。如果咬伤严重,甚至伤口深,发病率极高。医生认为及时处理好伤口会大大降低发病率。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接种狂犬疫苗,保护好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